本人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从事为期1年的学术交流活动。在此期间,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克拉克森大学数学系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总结本人的收获:
一、教学方面:
(1) 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旁听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讲师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微积分I》。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人数较多,通过旁听主要学习了如何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与主讲教师的交流,了解课程的考核方式,跟踪课后答疑过程等均为今后个人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2) 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旁听了一位著名教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应用动力系统》。这是动力系统领域非常基础的课程,学生人数较少,一方面通过上课及完成作业巩固了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把握了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这些经历均有助于今后个人在专业领域教学工作的提高。
二、学术方面:
(1) 继续本人在国内关于分数阶动力系统相关课题的研究:
① 关于分数阶系统分岔行为的分析,相关论文“Effects of system parameter and fractional order on dynamic behavior evolution in fractional-order Genesio-Tesi system”,发表于期刊Optik-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ight and Electron Optics,并被SCI、EI检索;
② 关于分数阶忆阻器复杂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的研究,已完成主要工作,正在书写论文。
(2) 与国外导师开展了两个课题的合作:
① 采用经典的主稳定函数方法,结合矩阵扰动理论给出非线性耦合复杂网络牵引控制的策略;
② 基于降维的思想,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复杂网络系统单节点吸引域的估计方法。
上述两个课题均已完成,正在书写论文。
(3) 其他学术活动:
① 每周参加课题组的讨论班,分别学习了信息相关性及熵理论在分析非线性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质中的作用;
② 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报告活动,了解数学学科在其他学科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③ 于2016.4.11-2016.4.15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参加“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Institute (MBI)”举办的学术会议“Control and Observability of Network Dynamics”,通过与专家进行交流讨论,了解网络系统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前沿方向。
三、交际与视野方面:通过平时上课、听课、交流、讨论,与国外导师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数学系多位教师及研究生建立了友好关系。通过参加学校活动、社区活动与外国友人建立了友好关系,了解了中美文化差异,提高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年将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在各个方面的所见所学将对我今后教学、科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回国后本人在学院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大致安排如下:
(1) 教学方面:
① 吸取国外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并融入到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中,改进相关课程设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及课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
② 将国外学习的研究生课程《应用动力系统》中相关内容及教学方法,应用到本学期主讲的相关研究生课程中,介绍相关学科的前沿科学方向,培养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具有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
(2) 科研方面:
① 继续本人关于分数阶动力系统相关课题的研究,重点研究分数阶网络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与控制;
② 继续与国外导师开展科研合作交流,重点研究网络动力系统的同步优化等问题;
③ 以上述研究课题为基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申请国家面上基金,陕西省基金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