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德典型 > 正文

2015年师德标兵 | 夏永林:甘心做人才培养的奠基石

信息来源: 时间:2015/09/10浏览次数:

甘心做人才培养的奠基石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师德标兵夏永林教授

■学生记者 李梦鹤 卫晓俊

https://news.xidian.edu.cn/images/16/06/09/5691vxbzv7/09024B5DA9E69ECA6130CB732BAA052C.jpg

夏永林,人文学院教授、主管教学副院长,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初见夏永林教授,从与他的交谈中得知,自1986年7月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分配至西电工作以来,他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了近30年,致力于人才培养,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电,奉献给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

安康支教,进入职场的第一次人生历练

说起当年如何分配至西电工作,夏永林认为是机缘巧合。80年代中期以前,大学生毕业与就业是在国家统一分配的体制下进行的。本来已经分配至某军队院校、但后来由于计划的调整分配至我校社会科学系(人文学院前身)来工作,从此就和西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夏永林说,客观地讲,虽然经过大学四年的师范类教育,也曾经参加过短期的教学实习,但是,对于如何在高校站稳讲台,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他自己一开始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是十分模糊、毫无经验,是一次为期一年的基层支教锻炼改变了他。

1986年9月,刚进入西电工作不到一个月的夏永林,受学校委派、参加了第一届陕西省委讲师团赴安康师范学校支教一年。那个时候的安康地区,地处秦巴山区,属于陕西贫困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变,乘火车从西安至安康要走20多个小时,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教师奇缺。生活条件艰苦不说,主要是工作任务繁重,对于还没有正式独立走上讲台的他,一下子就被分配承担6个教学班、一周12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开始真不知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后来,他平静下来仔细想了想,一是受近300学生渴望学习知识的目光的激励,二是看到已经在该校工作的老师基本上是和他自己拥有同样学历背景的师兄、师姐及同学,他反问自己,别人能在这里干,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干?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他把精力投入到认真的备课和虚心向其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上,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工作也受到支教所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好评。

支教期间,由于教学态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他被评为首届陕西省委讲师团支教工作先进个人,回校后被评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一年的支教经历对青年时代的夏永林来说,虽然与当年一同分配至西电工作的同事相比,在许多方面是有所损失的,但是这又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为后来回校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刚刚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基层锻炼、多了一次了解国情、省情的机会,使他在人生的历练中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沉稳与责任。

用心教学,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都不是天生的。教学工作的确是一份良心活,有多大的投入才会有多大的回报。尽管在大学期间学习过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也在基层进行过实践,但是要站稳大学的讲台还需要经验的积累。

夏永林凭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积极投身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实践活动中。一是多方面加强学习,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侯林老师主讲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侯老师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熟烂于心,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更是应用地得心应手,讲课能够环环相扣,并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将一个个深奥难懂的道理讲得栩栩如生,简单易懂,让他赞叹不已。对此感触颇深的夏永林在之后的工作中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里,从模仿到总结又到提升,他始终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做一名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从未止步。

因为热爱,所以他更加专注于教师这份职业。课堂上,夏永林喜欢与学生互动,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他说:“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教学对自己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尽管已从事教育事业30余载,但是为学生授课的热情不减反增,通过不断地给学生教授课程,他对教学过程的把握更加深刻熟练,各种技巧的运用也相当自如,他讲课总是能够深入浅出,令人印象深刻。

每次讲课之前,夏永林都会用心备课,安排好教学的各项环节和内容。他从来不用别人做好的课件,觉得与自己的思路不一致,反而会影响自己上课的效率。他十分注重了解授课对象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将知识信息、思想认识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相结合是他备课的一大宗旨。

夏永林认为,第一堂课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态度,也会影响老师自己讲好这门课的热情和信心。第一堂课讲得出彩可以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以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为以后的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因此,夏永林十分重视上好第一堂课,并认为,这堂课的侧重点不能放在课本知识,而要放在和学生建立彼此之间的好感与信任上。通常在第一堂课上,他会和学生们谈一些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交流一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从教以来,夏永林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营销管理》《渠道管理》《消费者行为学》《价格学》《创业企业营销》等多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营销专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等课程。他的课深得学生喜爱,学生评价多为优秀,同时也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曾在2014年获得学校本科优质教学质量一等奖,并获得第八届校级教学名师奖。

夏永林说:“勇于学习新事物可以帮助老师跟随时代的潮流,培养更多和学生的共同语言。”他讲课用的PPT和教案都是自己亲自准备的,他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也从来不照本宣科,无论上什么课都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精心的排版布局,将课程内容以专题和问题的形式展开,主次分明,条理清楚。他在教学和研究上都是以问题来做导向,多年的教学经历使他深深感到不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过于死板,仅仅是知识的传输,不适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夏永林说:“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出学生的知识盲点,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点上,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尽管夏永林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但他还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方面积极探索。

教书育人,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对于一个老师,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夏永林在工作中始终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作为一名教师,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多年来,他结合自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坚持每年还为学生上党课和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报告等。

与此同时,他还热心投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多项,常年义务指导学生参与“星火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等项目。2014年,他因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取得好成绩而获得学校2014年特别贡献奖。

为了指导更多的学生创业,同时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夏永林萌生了编写一本创业指导书的想法。目前,他正致力于大学生创业营销和创业计划的书本编写。他总是用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以一颗赤子之心倾尽全力地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潜心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及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与素养”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与科研是做好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夏永林把研究的方向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教育。他先后承担省级、校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研项目两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专著、教材十余部。

夏永林认为,科研要注重实事求是,要具备思想和研究能力。他一直追求科研与教学两不误,尽管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与管理上,他依然主张多参与科研活动。他认为,科研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方面并做出成果,不亚于一项技术发明。

教学管理,为学院教师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作为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永林主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在保证基本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学校本科质量提升计划的支持,使人文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变。

夏永林积极探索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途径。他与人文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一起,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的顶层设计,开展 “西电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模式研究”校长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构建了“一个主题、二个阵地、三个环节、四个配套”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他还高度重视网络与新媒体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与作用,致力于建设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料库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他还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校长基金项目,聚集红色办学资源,提炼西电精神、讲好西电故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质通识教育实现有机融合,探索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统一的创新模式。

夏永林对于以终南文化书院为载体、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思想引领、学术创新”的书院宗旨,恪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书院学规,探索具有西电特色的书院育人模式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学校文化育人、服务社会的精品项目。

德艺双馨,对于理想中的教师的理解

“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夏永林说,“自己离一个理想中的教师的标准还差距甚远,我愿意不断努力,甘做人才成长的铺路石。”他认为,教师要有思想性,要有独立人格,应该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品德,具备自身的人格魅力。

提到理想中的教师,夏永林说:“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首先要做好人,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做好事,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总之,理想的教师是让人们为之趋向的,具有大师风范,可以成为他人学习对象和目标,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正如夏永林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幅字所言:“常思己身之过,常修处事之德”,他经常反思自己的所言所行,从中不断求得进步,为了成为他理想中的教师而不断努力,为西电的人才培养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